Rcs

7 minute read

Published:

论文总结:被动 RFID 系统中的雷达截面积分析

标题: Radar cross-section analysis for passive RFID systems

作者: K. Penttilä, M. Keskilammi, L. Sydänheimo, and M. Kivikoski

期刊: IEE Proceedings - Microwaves, Antennas, and Propagation, 2006

主要内容概述: 论文分析了被动 RFID 系统中天线的雷达截面积(RCS),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,研究了不同负载条件(短路、开路、电阻负载、IC 负载)下的天线 RCS,讨论了其对系统性能(如识别距离和可靠性)的影响。

image

等效电路图


天线阻抗与终端阻抗的定义

  • 天线阻抗定义为: $Z_A = R_A + jX_A = R_r + R_L + jX_A$ 其中:
    • $R_A$:天线总电阻,包括辐射电阻 $R_r$ 和损耗电阻 $R_L$;
    • $X_A$:天线的感性或容性电抗。
  • 终端阻抗定义为: $Z_T = R_T + jX_T$ 其中:
    • $R_T$:终端的电阻;
    • $X_T$:终端的电抗。

等效电路中的电流表达式

等效电路如图 4 所示,包含天线阻抗 $Z_A$ 和终端阻抗 $Z_T$。根据欧姆定律,电流 $I$ 可表示为: $I = \frac{V}{Z_A + Z_T}$ 其中 $V$ 是天线接收到的输入电压。

推导步骤

  1. 将天线阻抗 和 终端阻抗 代入: $Z_A + Z_T = (R_r + R_L + jX_A) + (R_T + jX_T)$ 化简后得: $Z_A + Z_T = (R_r + R_L + R_T) + j(X_A + X_T)$

  2. 取模以获得阻抗的幅值: $|Z_A + Z_T| = \sqrt{(R_r + R_L + R_T)^2 + (X_A + X_T)^2}$

  3. 求电流表达式: 将阻抗幅值代入电流表达式 得: $I = \frac{V}{|Z_A + Z_T|} = \frac{V}{\sqrt{(R_r + R_L + R_T)^2 + (X_A + X_T)^2}}$ 这也就是原文中公式4的得来 image image

公式 4 到公式 9 的推导过程是从电流公式(公式 4)开始,逐步计算天线终端吸收的功率,并引入天线的有效面积,最后在理想条件下简化得到天线的最大有效面积公式。 image

公式 4 的基础:电流表达式

公式 4 给出了电流 $I$ 的表达式: $I = \frac{V}{\sqrt{(R_r + R_L + R_T)^2 + (X_A + X_T)^2}}$ 这来自等效电路模型的基本计算。


公式 5 到公式 6:吸收功率

天线终端吸收的功率 $P_{A \to T}$ 与电流和终端电阻有关: $P_{A \to T} = I^2 R_T$ 将公式 4 中的电流 $I$ 代入: $P_{A \to T} = \left( \frac{V}{\sqrt{(R_r + R_L + R_T)^2 + (X_A + X_T)^2}} \right)^2 R_T$ 化简后得到: $P_{A \to T} = \frac{V^2 R_T}{(R_r + R_L + R_T)^2 + (X_A + X_T)^2}$ 这就是公式 6。


公式 7 到公式 8:有效面积的引入

有效面积 $A_{\text{eff}}$ 与吸收功率和场强的功率密度 $S$ 关系为: $P_{\text{absorbed}} = S A_{\text{eff}}$ 因此: $A_{\text{eff}} = \frac{P_{\text{absorbed}}}{S}$ 在理想情况下,吸收功率就是天线终端吸收的功率 $P_{A \to T}$。将公式 6 代入: $A_{\text{eff}} = \frac{\frac{V^2 R_T}{(R_r + R_L + R_T)^2 + (X_A + X_T)^2}}{S}$ 化简得到: $A_{\text{eff}} = \frac{V^2 R_T}{S [(R_r + R_L + R_T)^2 + (X_A + X_T)^2]}$ 这就是公式 8。


公式 9:理想条件下的有效面积

在理想情况下:

  1. 匹配终端:终端阻抗与天线阻抗共轭匹配, $X_T = -X_A$ , $R_T = R_r + R_L$ ;
  2. 简化公式 8: $A_{\text{eff}} = \frac{V^2}{4S(R_r + R_L)}$ 这是匹配条件下的有效面积。

从公式 8 到公式 9 的关键点

  • 匹配负载时,终端阻抗和天线阻抗共轭匹配消除了电抗项。
  • $R_T = R_r + R_L$ 最大化功率传输,因此有效面积简化为公式 9。

image


公式 10:最大有效面积

公式 10 给出在理想条件下(无损耗天线, $R_L = 0$)的最大有效面积: $A_{\text{eff}} = \frac{V^2}{4S R_r}$ 这是公式 9 的特例,当损耗电阻为零时成立。


公式 11 到 12:天线模式散射的功率传输

公式 11 定义了从终端到天线的功率传输:

$P_{T \to A} = I^2 R_r$

这里 $I$ 是天线等效电路中的电流, $R_r$ 是辐射电阻。

将公式 4 中的电流代入公式 11:

$P_{T \to A} = \frac{V^2 R_r}{(R_r + R_L + R_T)^2 + (X_A + X_T)^2}$

这就是公式 12。


公式 13:理想匹配条件下的天线模式散射

在无损耗天线且终端阻抗与天线阻抗匹配的情况下(即 $R_T = R_r + R_L$, $X_T = -X_A$),公式 12 简化为:

$P_{T \to A} = \frac{V^2}{4R_r}$

结合天线的有效面积公式(公式 7),可以得出匹配条件下天线模式散射的有效面积:

$A_{\text{eff}} = \frac{V^2}{4S R_r}$

这与公式 10 一致。


公式 14:短路条件下的天线有效面积

当天线短路时:

  • 终端阻抗为零( $R_T = 0, X_T = -X_A$ ),代入公式 8:

    $A_{\text{eff}} = \frac{V^2}{S R_r}$

这是短路条件下的天线有效面积,表示天线的接收和散射能力在此条件下达到最大。


公式 15:开路条件下的天线有效面积

当天线开路时:

  • 终端阻抗趋于无穷大( $Z_T = \infty$),因此电流 $I = 0$。
  • 从公式 7 可知,吸收功率为零,天线有效面积为:

    $A_{\text{eff}} = 0$

这是因为开路条件下天线无法有效接收或散射入射电磁波。


image image image

公式 16 到公式 30 的推导过程主要涉及雷达截面积 (RCS) 的具体分解和在功率传输中的应用,特别是结合 RFID 系统的前向链路和后向链路。以下是详细的推导与解释:


公式 16:RCS 定义

基础公式是: $\sigma = \lim_{R \to \infty} \frac{4\pi R^2 |E_{\text{scat}}|^2}{|E_{\text{inc}}|^2}$

将电场与功率密度的关系( $E = \sqrt{2Z_0 S}$)代入后,可以写成:

$\sigma = \lim_{R \to \infty} 4\pi R^2 \left( \frac{\sqrt{S_{\text{scat}}}}{\sqrt{S_{\text{inc}}}} \right)^2$

这是描述 RCS 的基本公式。


公式 17:电场和功率密度的关系

功率密度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为:

$E = \sqrt{2Z_0 S}$

这将功率密度 $S$ 转换为电场 $E$ 的表示形式。

代入公式 16,RCS 转换为功率密度的表达:

$\sigma = 4\pi R^2 \left( \frac{\sqrt{S_{\text{scat}}}}{\sqrt{S_{\text{inc}}}} \right)^2$


公式 18 和 19:分解为天线模式和结构模式

总散射场可以分为两部分:

  1. 结构模式(Structural Mode):与天线的物理形状和材料相关。
  2. 天线模式(Antenna Mode):由天线的设计和负载引起。

总散射场可以表示为: $\sigma = \frac{1}{\pi} \left| 2\pi R \sqrt{\frac{S_{\text{struct}}}{S_{\text{inc}}}} - (1 - \Gamma_a) \pi R \sqrt{\frac{S_{\text{ant}}}{S_{\text{inc}}}} \right|^2$

其中:

  • $S_{\text{struct}}$:结构模式引起的散射功率密度;
  • $S_{\text{ant}}$:天线模式引起的散射功率密度;
  • $\Gamma_a$:反射系数,取决于天线负载。

Knott 的定义指出:

$\sigma = \lim_{R \to \infty} \frac{4\pi R^2 S_{\text{scat}}}{S_{\text{inc}}}$


公式 20 到 22:通过功率密度重新定义 RCS

总散射功率密度 $S_{\text{scat}}$ 分解为结构模式和天线模式两部分:

$S_{\text{scat}} = S_{\text{struct}} + S_{\text{ant}}$

结合散射截面积的定义,天线模式的 RCS 可写为:

$\sigma_{\text{ant}} = (1 - \Gamma_a) \sqrt{\pi} R \sqrt{\frac{S_{\text{ant}}}{S_{\text{inc}}}}$

这给出了天线模式散射的具体贡献。


公式 23 到 30:功率密度与 RFID 系统中的功率关系

在 RFID 系统中,RCS 的计算涉及到前向链路(reader → tag)和后向链路(tag → reader)的功率传输。

  1. 公式 23:前向链路功率密度
    功率密度 $S_1$(reader → tag)为:

$S_1 = \frac{G P_1}{4\pi R^2}$

其中:

  • $G$:发射天线增益;
  • $P_1$:发射功率;
  • $R$:reader 到 tag 的距离。
  1. 公式 24 和 25:接收功率与有效面积
    tag 吸收的功率为:

$P_{\text{received}} = S_1 A_{\text{eff}}$

有效面积:

$A_{\text{eff}} = \frac{\lambda^2 G_{\text{tag}}}{4\pi}$

  1. 公式 26 到 28:后向链路功率密度和散射功率
    tag 向 reader 反射的功率密度为 $S_2$:

$S_2 = \frac{G_{\text{tag}} P_2}{4\pi R^2}$

散射功率为:

$P_3 = S_2 A_{\text{eff,reader}}$

其中 $A_{\text{eff,reader}} = \frac{\lambda^2 G}{4\pi}$。

  1. 公式 29 和 30:总功率密度的关系式
    结合前向链路和后向链路的功率密度,得到:

$S_1 = \frac{G}{4\pi R^2} P_1$

$S_2 = \frac{4\pi}{\lambda^2 G} P_3$

标签位置处的功率密度S1是目标(标签)处的入射功率密度,等于 $S_{inc}$,反向散射功率密度S2是读取器接收的总散射功率 $S_{scat}$。


image

公式 31 到 33 主要分析了短路条件下(short circuit case)的雷达截面积 (RCS),通过分解和简化得出总散射截面积仅由结构模式贡献,天线模式散射为零。


公式 31:短路条件下的天线模式 RCS

短路条件下,反射系数为 $\Gamma_a = 1$。此时没有天线模式散射,因为天线完全反射了所有的能量,且没有负载对信号进行调制:

$\sigma_{\text{ant,sc}} = 0$


公式 32:短路条件下的结构模式 RCS

在短路条件下,结构模式贡献了所有的散射能量。根据公式 18 的分解,结构模式 RCS 表达为:

$\sigma_{\text{struct,sc}} = \frac{(4\pi)^3 R^4}{\lambda^2 G^2} \frac{P_{3,\text{sc}}}{P_1}$

其中:

  • $P_1$:reader 的发射功率;
  • $P_{3,\text{sc}}$:短路情况下 reader 接收到的回波功率;
  • $\lambda$:波长;
  • $G$:发射天线的增益。

这个公式表明,在短路情况下,结构模式 RCS 是通过接收到的功率 $P_{3,\text{sc}}$ 来计算的。


公式 33:短路条件下的总 RCS

总散射 RCS 是结构模式和天线模式的叠加。在短路条件下,天线模式散射为零,因此总 RCS 等于结构模式 RCS:

$\sigma_{\text{scat,sc}} = \sigma_{\text{struct,sc}}$

即:

$\sigma_{\text{scat,sc}} = \frac{(4\pi)^3 R^4}{\lambda^2 G^2} \frac{P_{3,\text{sc}}}{P_1}$


总结

  • 短路条件下,天线不会吸收或调制任何信号,所有的散射都来自结构模式。
  • 总 RCS 直接等于结构模式 RCS,由接收功率 $P_{3,\text{sc}}$ 和发射功率 $P_1$ 之间的比值计算得出。
  • 这是散射的最大情况,因为天线没有对能量进行任何吸收或匹配。

公式 34 和公式 35 是总 RCS(公式 36)的两个组成部分。公式 36 的推导通过将 结构模式 RCS天线模式 RCS 的贡献叠加在一起实现。以下是详细的推导过程:

image

公式 34:结构模式 RCS

开路条件下,结构模式的 RCS 表示为:

$\sigma_{\text{struct,oc}} = \frac{(4\pi)^3 R^4}{\lambda^2 G^2} \frac{P_{3,\text{sc}}}{P_1}$

这一部分来源于短路情况下的散射功率密度 $P_{3,\text{sc}}$,结构模式不受天线负载变化的影响。


公式 35:天线模式 RCS

天线模式 RCS 表示为: $\sigma_{\text{ant,oc}} = \frac{(4\pi)^3 R^4}{\lambda^2 G^2} \left| \sqrt{\frac{P_{3,\text{sc}}}{P_1}} - \sqrt{\frac{P_{3,\text{oc}}}{P_1}} \right|^2$

其中:

  • $P_{3,\text{oc}}$:开路情况下接收到的散射功率。
  • $P_{3,\text{sc}}$:短路情况下接收到的散射功率。

这一公式通过比较短路和开路条件下的散射功率差异,计算了由于负载反射变化引起的天线模式散射。


公式 36:总 RCS 表达

总 RCS 是结构模式和天线模式 RCS 的叠加:

$\sigma_{\text{scat,oc}} = \sigma_{\text{struct,oc}} + \sigma_{\text{ant,oc}}$

推导公式 36

将公式 34 和公式 35 的表达式代入: $\sigma_{\text{scat,oc}} = \frac{(4\pi)^3 R^4}{\lambda^2 G^2} \frac{P_{3,\text{sc}}}{P_1} + \frac{(4\pi)^3 R^4}{\lambda^2 G^2} \left| \sqrt{\frac{P_{3,\text{sc}}}{P_1}} - \sqrt{\frac{P_{3,\text{oc}}}{P_1}} \right|^2$

提取公共因子: $\sigma_{\text{scat,oc}} = \frac{(4\pi)^3 R^4}{\lambda^2 G^2} \left( \frac{P_{3,\text{sc}}}{P_1} + \left| \sqrt{\frac{P_{3,\text{sc}}}{P_1}} - \sqrt{\frac{P_{3,\text{oc}}}{P_1}} \right|^2 \right)$

注意: $\frac{P_{3,\text{sc}}}{P_1}$ 是结构模式贡献。 $\left| \sqrt{\frac{P_{3,\text{sc}}}{P_1}} - \sqrt{\frac{P_{3,\text{oc}}}{P_1}} \right|^2$ 是天线模式贡献。

可以进一步简化总 RCS 为:

$\sigma_{\text{scat,oc}} = \frac{(4\pi)^3 R^4}{\lambda^2 G^2} \frac{P_{3,\text{oc}}}{P_1}$


image image

公式 37 到 39 讨论了 电阻负载条件(resistor loaded case) 下的雷达截面积 (RCS)。在这种情况下,天线被连接到一个匹配的电阻负载(理想情况下反射系数 $\Gamma_a = 0$),既存在结构模式,也存在天线模式散射。

以下是推导过程和公式之间的关系:


公式 37:电阻负载情况下的结构模式 RCS

由于结构模式散射仅与天线的物理结构相关,而与负载无关,因此其表达式与短路和开路条件相同:

$\sigma_{\text{struct,R}} = \frac{(4\pi)^3 R^4}{\lambda^2 G^2} \frac{P_{3,\text{sc}}}{P_1}$

这里:

  • $P_{3,\text{sc}}$ 是短路情况下的接收功率;
  • $P_1$ 是发射功率。

公式 38:电阻负载情况下的天线模式 RCS

天线模式散射由负载的反射特性引起。在电阻负载条件下,反射系数 $\Gamma_a = 0$,天线模式散射最大程度减少。

天线模式 RCS 表达式为: $\sigma_{\text{ant,R}} = \frac{(4\pi)^3 R^4}{\lambda^2 G^2} \left| \sqrt{\frac{P_{3,\text{sc}}}{P_1}} - \sqrt{\frac{P_{3,\text{R}}}{P_1}} \right|^2$

其中:

  • $P_{3,\text{R}}$ 是电阻负载条件下的接收功率;
  • $P_{3,\text{sc}}$ 是短路条件下的接收功率。

这一公式与公式 35(开路条件下的天线模式 RCS)相似,但此处负载不同(反射系数为 0 而非 -1),因此功率差异会有所变化。


公式 39:电阻负载情况下的总 RCS

总 RCS 是结构模式和天线模式的叠加:

$\sigma_{\text{scat,R}} = \sigma_{\text{struct,R}} + \sigma_{\text{ant,R}}$

将公式 37 和 38 的表达式代入: $\sigma_{\text{scat,R}} = \frac{(4\pi)^3 R^4}{\lambda^2 G^2} \frac{P_{3,\text{sc}}}{P_1} + \frac{(4\pi)^3 R^4}{\lambda^2 G^2} \left| \sqrt{\frac{P_{3,\text{sc}}}{P_1}} - \sqrt{\frac{P_{3,\text{R}}}{P_1}} \right|^2$

提取公共因子,化简为:

$\sigma_{\text{scat,R}} = \frac{(4\pi)^3 R^4}{\lambda^2 G^2} \frac{P_{3,\text{R}}}{P_1}$


关键点

  1. 结构模式 RCS 的一致性
    • 结构模式散射仅与天线形状和材料相关,不受负载影响,因此公式 37 和短路、开路条件下的结构模式公式一致。
  2. 天线模式 RCS 的变化
    • 在电阻负载条件下,反射系数 $\Gamma_a = 0$,导致天线模式散射大幅减少。
    • 公式 38 表明,天线模式散射取决于短路和电阻负载条件下接收功率的差异。
  3. 总 RCS 的等价性
    • 总 RCS 可通过电阻负载情况下的接收功率 $P_{3,\text{R}}$ 直接计算(公式 39)。

image

公式 40 到 42 分析了 IC 负载条件(IC loaded case) 下的雷达截面积 (RCS)。在这种情况下,天线负载是一个集成电路(IC),其输入阻抗和工作状态动态变化(通常在 $\Gamma_a$ 之间变化)。以下是详细推导:


公式 40:IC 负载情况下的结构模式 RCS

结构模式散射与负载无关,因此结构模式 RCS 在 IC 负载条件下与短路、开路和电阻负载条件相同:

$\sigma_{\text{struct,IC}} = \frac{(4\pi)^3 R^4}{\lambda^2 G^2} \frac{P_{3,\text{sc}}}{P_1}$

其中:

  • $P_{3,\text{sc}}$:短路条件下的接收功率;
  • $P_1$:发射功率。

结构模式散射完全由天线的物理形状和材料决定,与 IC 的状态无关。


公式 41:IC 负载情况下的天线模式 RCS

天线模式散射与天线的负载特性直接相关。在 IC 负载条件下,反射系数 $\Gamma_a$ 动态变化,通常在短路( $\Gamma_a = 1$)和匹配负载( $\Gamma_a = 0$)之间变化。天线模式 RCS 表达为: $\sigma_{\text{ant,IC}} = \frac{(4\pi)^3 R^4}{\lambda^2 G^2} \left| \sqrt{\frac{P_{3,\text{sc}}}{P_1}} - \sqrt{\frac{P_{3,\text{IC}}}{P_1}} \right|^2$

其中:

  • $P_{3,\text{IC}}$:IC 负载条件下的接收功率;
  • $P_{3,\text{sc}}$:短路条件下的接收功率。

这一公式计算了短路和 IC 负载条件下散射功率的差异,反映了 IC 动态工作状态对天线模式散射的影响。


公式 42:IC 负载情况下的总 RCS

总 RCS 是结构模式和天线模式的叠加:

$\sigma_{\text{scat,IC}} = \sigma_{\text{struct,IC}} + \sigma_{\text{ant,IC}}$

将公式 40 和公式 41 代入: $\sigma_{\text{scat,IC}} = \frac{(4\pi)^3 R^4}{\lambda^2 G^2} \frac{P_{3,\text{sc}}}{P_1} + \frac{(4\pi)^3 R^4}{\lambda^2 G^2} \left| \sqrt{\frac{P_{3,\text{sc}}}{P_1}} - \sqrt{\frac{P_{3,\text{IC}}}{P_1}} \right|^2$

提取公共因子化简为:

$\sigma_{\text{scat,IC}} = \frac{(4\pi)^3 R^4}{\lambda^2 G^2} \frac{P_{3,\text{IC}}}{P_1}$


关键点

  1. 结构模式 RCS 不受 IC 状态影响
    • IC 的动态特性不会改变结构模式散射,因此公式 40 与其他负载条件的结构模式公式一致。
  2. 天线模式 RCS 的动态变化
    • 天线模式 RCS(公式 41)反映了 IC 动态工作状态的影响。与短路和电阻负载条件相比,IC 负载的天线模式散射更复杂,因为其反射系数可能在 $\Gamma_a = 1$ 和 $\Gamma_a = 0$ 之间变化。
  3. 总 RCS 的等价表达
    • 总 RCS 可以直接通过测量 IC 负载条件下的接收功率 $P_{3,\text{IC}}$ 计算(公式 42)。

实验验证与结果:

论文通过测量短路、开路、电阻负载和 IC 负载条件下的天线散射场验证了理论结果。

实验条件

测量系统包括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,天线之间距离为 2 米。

频率范围为 900 MHz。

主要结论:

结构模式 RCS 在所有负载条件下都占主导地位。

短路条件下的总 RCS 最大,IC 负载条件接近电阻负载。

增加天线地板面积对可靠识别距离影响不大,但可显著增加最大识别范围。

总结:

理论贡献: 提出了被动 RFID 系统中天线 RCS 的完整理论框架,细化了结构模式和天线模式的分解方法。

实验验证: 实验结果支持理论推导,为优化 RFID 标签的天线设计提供了依据。

应用意义: 提高了对标签天线散射特性的理解,有助于改进 RFID 系统的性能,尤其是最大识别范围和可靠性。